特色培育 守正创新:2025年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成功立项(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推动我校网络育人工作提质增效,党委宣传部和网络思政中心共同启动了本年度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培育立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经个人(单位)申报、中心审核、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有46个工作室成功立项。其中,五星工作室10项,四星工作室18项,三星工作室18项。
“辅导员来啦”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短视频类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辅导员来啦”网络文化工作室是以辅导员为核心团队,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目标,以网络原创短视频为主要题材,探索新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工作室作品内容对标当下热点和学生关切,不断挖掘辅导员日常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创作有深度、有趣味、有灵魂且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工作室2024年共计发布原创作品70余部,总计浏览量达70万次。作品先后被光明日报、陕西网、大学生在线、陕西高校网络思政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报道推广。
“婷姐说就业”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短视频类 学工部)
“婷姐说就业”网络文化工作室积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作品内容主要针对学生求职择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节点做好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点上突出生涯规划个体咨询,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各阶段特点及学生所面临的个性化问题开展精准指导;面上根据“AIPE理念”,结合学生大学四年的不同任务,挖掘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育人元素和大学生求职职业的时间节点,研发精准、及时、专业、实效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求职能力,助力学生高质量顺利就业。线上以“婷姐说就业”生涯网络教育平台为切入口,聚焦学生共性和热点问题给予积极引导;线下聚焦学生个性问题给予交流辅导和规划引导,双向联动破解学生生涯困惑,助力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旭’述芳华”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网文、短视频类 设计与艺术学院)
“‘旭’述芳华”网络文化工作室运用“网文+短视频”双管齐下主动贴近学生,引领、教育、管理、服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与合作,积极创作,产生相关的网络文化产品,共同努力推动彼此的成长和进步。工作室秉承成为大学生群体“二十不惑”的陪伴这一创作愿景,以“主题教育季+重要时间节点+网络舆情热点”为创作脉络,凝练出“星火聚微光,灼灼耀芳华”的工作室文化,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建立师生双向信任关系。运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打造一个艺术特色明显、思想引领充分、育人实效显著的网络思政平台。
“火炬电影”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综合类 设计与艺术学院)
“火炬电影”网络文化工作室是由设艺学院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本科生组建的专业电影工作室团队。工作室“以实践出真知”为宗旨,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锻炼学生们的实际拍摄、实际执导、实际统筹策划能力,丰富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丰富本专业的影视类学术交流活动。工作室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秉承“用光影传播如火炬般的红色精神”的创作愿景,以“传播红色精神+传承优秀文化+思政培育+情感治愈”为创作脉络,运用影像和新媒体的方式对学生开展红色精神教育、优秀文化传承与创造、思想政治培育、情感价值引导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青马说”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综合类 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马说”网络文化工作室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依托“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研究生宣讲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秉承“学马信马,勇做青马”的精神,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打造一系列主题微宣讲,旨在用“青言青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党的声音,通过“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实现党的理论体系“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亿万青年里”,引领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易’起来”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综合类 校易班工作站)
“‘易’起来”网络文化工作室由校易班发展中心指导教师及学生骨干等近10人组成,分设文字创作、海报设计两个小组。工作室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以情感为纽带,紧密关注校园动态,综合运用易班APP、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功能,打造深入人心的网络文化作品,不断充盈网络空间正能量。新生入学之际,打造精品专栏“‘易’路生花”系列,发布图文作品5部,上线互动轻应用2个,涵盖校情介绍、入学教育、报到直播等多个重要环节,帮助新生快速适应身份转变。其中,《“易”路生花|开学进度66.6%:快来领取你家最酷的辅导员!》一文浏览量高达4986,总浏览量更是突破10000。
“多维舆情教育技术”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应用开发类 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
“多维舆情教育技术”网络文化工作室拟通过开发网络舆情闯关H5问答游戏、RPG角色扮演游戏、仿真模拟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思政内容开展网络舆情教育,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等为核心,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舆情在官媒、自媒体、网络大V、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的影响下,如何从酝酿、发生、发展、峰值、衰退等阶段进行发生发展,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正确看待舆情。
“朵耀”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微视频类、短视频类 宣传部)
“朵耀”网络文化工作室团队拥有专业的技能、丰富的项目经验、强烈的创新意识,通过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传播正能量等展现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力,成为传递正能量和彰显文化魅力的闪耀个体。同时,工作室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以网络文化为载体,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传播黄河文化、提升网络文化品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比赛名称 | 获奖名称 | 获奖级别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第十五届)·2024年 | 《我和我的故乡》 | 国家级二等奖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第十五届)·2024年 | 《我和我的故乡》 | 省级一等奖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第十五届)·2024年 | 《天井》 | 省级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六届)·2024年 | 《纳爱斯——让我看见你的爱》 | 省级三等奖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六届)·2024年 | 《你,点亮生活》 | 省级三等奖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六届)·2024年 | 《惊世神医娘之黄粱美梦》 | 省级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六届)·2024年 | 《Canva可画:来自全世界》 | 省级三等奖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六届)·2024年 | 《999伴您长久》 | 省级优秀奖 |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第九届)2024年 | 《从河说起》 | 省级三等奖 |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奖 | 《什么是美丽中国》 | 省级三等奖 |
蓝桥杯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 《向山而行》 | 省级二等奖 |
“奇点”网络文化工作室
(五星工作室 应用开发类 阿尔斯特学院)
“奇点”网络文化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是我校基于易班开发“校本化”应用的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成立至今,该工作室产出了“我的校园”“易点通”“易帮通”等多类易班应用系统,减轻了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丰富了学生网络文化形式,加大了易班的用户黏性。在网络思政文化培育方面,工作室聚焦H5技术,打造出多批网络思政教育精品。其中,通过创意互交型H5应用设计开发,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成新生适应教育、生涯教育、学风建设、毕业生离校教育等创意互交型H5学习专区。目前,工作室已经上线近10多个H5专题,涵盖爱国教育、荣校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类别。
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由党委宣传部、网络思政中心以及学院(部门)共同建设培育,每年配备相应的经费支持,聚焦师生网络文化需求,围绕主流价值与主流文化传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青春正能量传播、校园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应用产品研发等方面,结合学校历史沿革、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实践成果等,创作推介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微电影等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学校网络文化品牌,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了网络育人的有效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