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高校作为精神文化高地、文化强国要地,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攻坚力量和重要支撑,必须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扛鼎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然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切实增强主流思想引领力。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就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马”学科发展。落实“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关键,就是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把马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宣传思想的坚强堡垒。积极抢占网络思政高地。要以了解学生需求为导向,精准把握航向、精准识别对象、精准供需对接、精准创新机制,努力把一批优秀网络矩阵建设成为思政教育的新平台、理论学习的新空间、舆论引导的新阵地,打造清朗网络生态,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切实增强铸魂育人凝聚力。筑牢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奇迹伟绩,也谱写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抓好“四史”学习宣传教育,从百年党史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就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健全育人体系。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卓越人才。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健全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持续优化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育人生态,主动引领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强化依法治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高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持续深化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切实把依法治理融入教育管理全过程、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
切实增强以文化人亲和力。砥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和校训校风建设,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高校要聚焦红色底蕴、波澜校史、办校强音,挖掘好、凝练好、阐释好以大学精神和校训校风为内核的校本文化元素,潜移默化提高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深化文明创建。长期以来,高校结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工作,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涌现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岗位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标兵)、中国好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等一大批文明典型,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还需要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上做出更大努力。弘扬诚信文化。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有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文化传统。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弘扬诚信文化,也必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引导师生做诚信文化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恳,对国家和社会诚信,对党和人民忠诚,以心境澄明、心力茁壮的亲身之举,引领推动全社会高扬诚信之风。
切实增强服务发展融合力。唱响时代之歌。对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的要求,高校要结合文学文艺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实际情况,以贯彻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为契机,突出文学文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听取专家学者评价、采纳市场价值评价、重视社会效益评价,有效激励高校文学文艺人才融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局。聚力文物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用好用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首要在保护,而保护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禀赋。为此,高校要积极抢抓2022年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在交叉学科门类中增设“文物”专业学位类别这一重大契机,加大文物保护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助力文物事业更好赓续文明根脉。感恩反哺惠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与此相应的,随着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这一使命的演进,越来越多高校也结合自身办学历程、行业特色、专注领域等,建设好高校博物馆,成为播扬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绚烂矩阵。高校博物馆要秉持共享理念,坚持服务教学科研与社会公众并重,结合校庆日、校园开放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切实增强文明传播影响力。讲好教育故事。我国教育事业用70多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正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最好注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故事,教育领域理所应当成为“弄潮儿”。培养传播人才。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聚焦“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目标,加快推动新闻传播学科优化布局,持续提升“双一流”建设成效,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丰富中国叙事体系上下工夫、立模式、出成果,着力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大批栋梁之才。深化交流互鉴。要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与有关大学合作奖学金等项目,鼓励相关师生结合自身专业(职业)特色、成长成才故事、区域发展成效等,当好“金话筒”、架起“连心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