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推动我校网络育人工作提质增效,党委宣传部和网络思政中心共同启动了本年度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培育立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度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经个人(单位)申报、中心审核、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有46个工作室成功立项。其中,五星工作室10项,四星工作室18项,三星工作室18项。
“远航”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综合类 设计与艺术学院)
“远航”网络文化工作室以“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传播中国轻工科技文化”为目标,结合学校获批的陕西省科研平台“‘中国---中亚五国’轻工技术新媒体传播国际合作创新引智基地”,以学校轻工技术为依托,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讲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史,展现中国轻工技术的辉煌历程以及对世界科技与文明的深远影响。同时,工作室还结合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利用寒假和暑假时间,深入乡村展开科普活动。工作室制作的系列地理科普短视频《贺岭山河行》每期播放量都在5000+。
“科奕”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网文类 设计与艺术学院)
“科奕”网络工作室起源于2003年3月15日在我校创办的科奕报社,科奕以“沟通交流,传‘诚’共进”为宗旨,致力于为师生提供“有深度、有态度、有价值、有趣”的文化内容,用镜头捕捉校园生活的精彩瞬间,用文字记录学术与文化的碰撞火花,用声音传递青春与梦想的力量。曾荣获2023-2024年度全国优秀高校可视化融媒团队、陕科大优秀学生新闻媒体平台、2020年度百强高校媒体等荣誉。代表作品有《科奕》报纸、《给我一支话筒,教官我想对你说|胡遍科大》《浪浪山的那边是什么?》《人间朝暮叶落知秋|校拍》《“精装”朋友圈与“毛坯”人生》等。
“思‘享’领航”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综合类 宣传部)
“思‘享’领航”网络文化工作室以学生思想引领为中心,紧扣前沿热点问题和校园实际问题,通过网络舆情系统监测、网络平台调研、网络作品引领等方式,构建高校学生思想动态感知体系。一方面,坚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对策”,针对不同年级、特征学生群体,设计不同主题的问卷和座谈会;另一方面,紧跟互联网时代浪潮,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把握青年青春视角,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各种类型作品。
“红旗漫卷”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综合类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红旗漫卷”网络文化工作室依托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运用“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创作富有正能量、感染力、传播力的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等网络文化作品。工作室开展体验式、情境式、分享式、研讨式思政课程教学,建设基于陕西革命文物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思政教室,发挥陕西革命文物资源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长解惑坊”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综合类 学工部)
“成长解惑坊”网络文化工作室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广泛收集学生思想困惑和现实需求,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积极寻找能为学生普遍性困惑提供高质量解答的个人或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和问询,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访谈结果进行梳理凝练,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的“网言网语”和青年语音加以阐释,以期为学生的普遍性困惑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有糖体育文化”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综合类 体育部)
“有糖体育文化”网络文化工作室结合学校体育文化发展需求好网络传播优势,以操舞类项目为依托,教授操舞类项目技能,传播健康审美等体育文化,振奋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工作室现已组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核心团队,涵盖舞蹈编排、视频制作、网络运营等方面,创作并发布一系列高质量的健美操、啦啦操等操舞类教学视频和表演视频,在学校网络平台上获得较高的点击量。
“小确幸”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网文、短视频类 网络思政中心)
“小确幸”网络文化工作秉持“以小见大,传递幸福,拥抱当下”的核心理念,以成为捕捉、记录与传播学生身边小事、小幸福为创意枢纽,激励广大学生珍视当下感悟生活。工作室聚焦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交中的平凡琐事,通过短视频、图文故事集、推文等多样化的网络文化作品形式,为校内师生打造一个展示与分享身边美好瞬间的专属平台,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数学π”网络文化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短视频类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数学π”网络文化工作室按照“把握规律,对接需求,筑牢阵地,打造品牌,优化联动,激发活力”的思路,秉承“传播数学文化,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核心理念,探索科学家故事和数学家精神中的育人元素,以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培育数学相关的原创网络文化作品。工作室紧密围绕时代热点与数学发展的关键节点,坚持守正创新,将复杂的数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融合数学文化知识,还深度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双轮驱动”的数学文化传播与教育模式。
“芯智引擎”AI共享服务工作室
(四星工作室 应用开发类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芯智引擎”AI共享服务工作室充分发挥电智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制作网页版、微信小程序版、手机APP等客户端的“芯智引擎”AI共享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和科学技术,依托AI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用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为陕科大设计、创造、推广属于自己的AI共享服务平台。
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由党委宣传部、网络思政中心以及学院(部门)共同建设培育,每年配备相应的经费支持,聚焦师生网络文化需求,围绕主流价值与主流文化传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青春正能量传播、校园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应用产品研发等方面,结合学校历史沿革、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实践成果等,创作推介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微电影等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学校网络文化品牌,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了网络育人的有效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