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品推送> 正文>

网络“三创”工作法赋能高校少数民族文化育人工作

2024年04月29日 11:00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当前,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已经深度嵌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各个领域中,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工作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从边疆向城市延伸,网络空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与弥散,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使得网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斗争复杂化,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高校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点。陕西科技大学“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使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工作主题及思路

“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是依托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新疆内派教师、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共同开展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旨在积极探索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规律,创新优秀少数民族思政工作案例与研究成果,满足当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不断通过在网络平台搭建线上活动在学生政治引领、学业帮扶、生活服务、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打造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新格局,其模式以及成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可复制性,对于学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本案例以“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为载体,搭建“官微-官抖-易班”全媒体平台矩阵,建立了“石榴云同心社”、“石榴乐学课堂”、“石榴悦读会”、“花开四季石榴团”四个服务部门,分别对应“政治引领、学业帮扶、生活服务、教育管理”四项育人功能,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形成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育人合力模式,以此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精准帮扶,从而打通高校少数民族文化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学院紧紧依托“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主阵地,构建学院民族工作媒体新平台,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官微-官抖-易班”平台为主线,将学校特色——民族文化节与网络思政引领有效融合,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网络全媒体矩阵共同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和谐氛围,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

(一)创建工作平台,开展团结教育

(1)开展“民族专题栏”微信宣传

学院利用官方微信进行少数民族教育,一方面,通过微信发布推文《“经”心夺目,共赴民族盛宴》《青年榜样|优秀少数民族典范》《民族大团结,献礼建党百年》《见字如面,书信传情——2021级预科班同学给家长的一封信》《青春一帮一,彝路伴我行》等优秀推文,树立少数民族学生优秀典型,浏览量达1.5W+;另一方面,发布视频号《民族文化节变装视频》《带你走进第七届民族文化节现场》《第七届民族文化界彩排花絮》《快来pick你喜欢的文创产品吧》等,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营造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浏览量达2.5W+以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和接地气的制作风格,传递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激发科大学子的爱国热情。

(2)举行“民族文化节”抖音直播

学院利用抖音平台进行第七届民族文化节线上直播,让更多师生感受各民族的文化魅力,直播观看人次达5000+。直播内容包括民族团结教育纪实展、民俗风情展和文艺汇演三个部分。纪实展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思想引领、完善管理机制、增强人文关怀、教育教学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民族工作开展情况,回顾了经管学院预科班的教学管理情况与历届民族文化节的精彩瞬间。民俗风情展的节目有哈萨克族舞蹈《鲜花》、高山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维吾尔族歌舞《百灵鸟》等,在民族展示区内有维吾尔族的手抓饭、烤羊肉、馕,藏族的风干牦牛肉、奶渣子,蒙古族的马奶酒等各色美食,还有投壶、射箭、看名猜物、翻花绳、抽陀螺等民族趣味游戏。文艺汇演分为“风华正茂-青春激昂科大人”“同圆共享-使命铸就民族魂”“致敬百年-同心共筑中国梦”三大篇章,节目有诗朗诵《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复兴梦》、歌曲《共筑中国梦》、舞蹈《清平乐》等。

(3)搭建“共述民族情”易班快搭

学院利用易班平台搭建“共述民族情”学习栏目。一是指导学院易班工作站前期在易班搭建轻应用快搭《“易”起共述民族情》,活动当天搭建轻应用快搭《共述民族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往届民族文化节的盛况,介绍活动项目及参与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易班宣传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为幸运儿赠送民族文创产品。民族文化节快搭的浏览量为4000+,获奖人数为169人。二是通过易班平台,将第七届民族文化节与陕西科技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联合起来,共同开展“青春一帮一:爱的箴言·彝路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制作易班优课“建党百年共庆祝·民族团结一家亲”,上传历年民族文化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百年党史等视频,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学习,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相结合,为其注入新内涵和社会价值。四是通过易班平台发放民族文化节文创产品,以快搭轻应用为载体,发放民族文化节相关文创产品。发放民族文化节文创明信片2000张、口罩1500个、团结徽章400个、折扇100把、手环500个、手提袋100个、民族贴纸1000个等。

(二)创作思政内容,优化文化作品

“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通过各类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创作。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导向,以主题鲜明、创意独特、手法多样、情感真挚为目标,在网络思政民族文化品牌方面,将弘扬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品质,呈现各民族特色和紧紧相依的亲密状态,以视频等宣传形式,积极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红色文化网络化”和“网络化红色文化”双向互动,凸显高校红色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价值。

自2014年起,学院连续举办七届民族文化节系列活动。“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承办了第一届民族文化节,经过7年坚持不懈的奋斗,民族文化节的影响力从小到大,从第一届的“民族活动日”扩展为第七届的“民族活动月”系统性活动,目前已成为陕西科技大学的品牌活动。在“民族文化月”期间,学院“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聚焦宣传引领,强化思政教育,线下举办民族团结教育纪实展、民俗风情展和文艺汇演;线上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矩阵的宣传作用,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在校网络思政中心“SUST云科大”视频号进行节目直播,在学院官方抖音“经管有你”进行各民族展区直播,让更多没有到达现场的师生也感受各民族的文化魅力,活动直播观看人次共计达50000+。

同心·石榴工作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以歌曲传唱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室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传唱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曲《民族文化节》、《颂歌献给亲爱的党》、《石榴籽一家人》、《祈福》等系列宣传推送,以艺术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唱响科大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石榴花”。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工作室将“建党百年”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创作视频作品《颂歌献给亲爱的党》庆祝建党百年,祝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视频一经发布在网上广泛传播,受到国家民委、三秦统战、中国民族报等多家官方媒体的转载报道。

(三)创新育人形式,强化服务力量

“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通过各种心事创新育人形式,如联合学院青创工作室共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创产品,让科大学子拥有专属于民族文化节的回忆录。如以“民族服饰”为主元素的易班熊、以“56”为主元素的口罩、以“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繁荣”“民族进步”“民族互助”为主元素的激励章、以“民族一家亲”为主元素的折扇、手环、手提袋、明信片、民族贴纸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共同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和谐氛围,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

此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解茫盒-我为学生办实事”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在易班搭建“解茫盒”云平台,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服务,解学生生活之茫、学业之茫、思想之茫。如,有学生来中心反馈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室比较拥挤、少数民族生英语、数学普遍比较薄弱等问题,中心第一时间反馈至学院,并协助安排预科班教室、购买桌椅,联合校阳光助学中心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大学英语免费辅导培训班等,做到“马上办、出实招”,竭力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做实。

革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线下讲授与线上讲授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学习通等网络工具和学生交流、沟通、解疑答惑,及时解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形成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合力。例如:将线下讲授的相关课件上传至学习通等软件供同学们线上复习,老师可在软件中和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交流。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工作室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民族文化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接触和认识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民族自信,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一)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信仰认同

“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以组织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为基础,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底蕴与红色记忆,唤醒红色基因;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使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精神认同与爱国意识共鸣,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以民族团结进步表彰等荣誉性活动为桥梁,培养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的少数民族学生和突出事迹,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以此,促使学生“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意识更加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感召力、国家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著增强,高度认同党的民族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关注学生特点,形成情感依赖

“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特点,形成情感依赖。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成长需求等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时刻关注少数民族群体的语言、学业、心理、发展等实际需要,打破其心理与文化壁垒,积极引导、平等对待,除了常态化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在交流上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在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中,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独特性,通过网络媒体全矩阵平台,开展思想引导、学业帮扶、生活指导等多维度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开放、包容、进取的心理,从而营造情感认同。

(三)创新工作模式,优化培养方案

“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通过搭建少数民族学生团结教育体系平台,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民族教育管理服务及研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改进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少数民族预科班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不断提高民族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民族学校办学与管理水平,促进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聚焦榜样引领,突出育人成效

近年来,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西部计划、内地就业学生逐年增多,多数学生学成回乡建设美丽新疆。其中2014级维吾尔族学生阿比丹·阿合买提江被推选为“2017年陕西高校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事迹巡讲团”十二名成员之一,赴全省高校开展民族团结事迹宣讲;2015级维吾尔族学生阿布都沙拉木创办的新疆沙拉木商贸有限公司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润600余万元,系吐鲁番地区脱贫攻坚龙头企业,该项目同时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赛银奖,成为学院民族生培养的成功典范。该生的先进事迹也受到陕西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2017级沙米拉·木合达获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国家银奖、省级金奖、乡村振兴单项奖,2020年陕西省学联“三秦先进个人”,荣获2021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苏比·木沙江、艾丽飞热·亚库甫江在“激扬青春梦·永远跟党走”大学生红色经典诵读决赛荣获三等奖;艾丽飞热·亚库甫江在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朗诵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丝路大赛中荣获成人组优秀奖;艾尼克尔·艾尔肯荣获省级微宣讲比赛三等奖,其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我是幸福中国人》的微课被纳入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宣讲课单;2020级衣木然·卡合热曼的校园歌曲《石榴籽,一家亲》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网络文化节优秀原创作品奖。少数民族学生的创业实践、成长成才之路,既是少数民族学生实业报国的励志故事,更是学校长期以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具体工作成效。

四、下一步加强与改进计划

第一,强化政治引领力度,精准施策作为。“同心·石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化预科生新生入学教育,有效引导新生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树立正确的方向;通过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定期开展网络平台上的引导教育,进一步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互联。

第二,提高学业帮扶温度,助力成长成才。持续定期开展“榜样在身边”“学业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并拍摄成石榴籽成长视频,树立典型,一方面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业知识重难点的讲解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业成绩,努力发挥思政教育的“标杆效应”,达到教育更多学生、助力成长成才的目的。

第三,提升生活服务效度,营造“家”的温暖。工作室充分动员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工作室的建设,变学生被动管理为学生主动参与,并增设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专题板块,既促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互通与交流合作,也进一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在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与自主意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四,挖掘以文化育人深度,厚植家国情怀。工作室通过进一步凝练思政育人要点,依托重要节、庆日、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时间节点,持续丰富创新网络文化活动形式,将思政教育与网络相结合,将教书育人与思政育人融合推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情感认同、话语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上一条: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网络思政实践 ——书强辅导员工作室的“一轴四环”答卷 下一条:精准赋能,“三维”联动——易班数字化思政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